目前分類:老子阿公聊節慶 (2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是大年初十

大年初十在歷史上有什麼習俗呢

1、石頭節

R (31).jpg

十,諧音「石」,傳說中正月初十為石頭生日。這一天,民間忌動石器,不搬石頭,習慣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當神等等。除夕時在石器上貼好春聯後,正月初十日以前是禁止使用的。

OIP (25).jpg

2、老鼠娶親

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

初十日,許多地方要在屋隅、牆角及水甕里點燈、焚香、敬紙,對老鼠娶親志賀。有些地區,晚上卻忌點燈,忌說話,以免驚擾了娶親事宜,惹下鼠神,一年為患。有些地區,習慣用谷面作蒸食,稱為「十子團」。夜晚時,放置於牆角土穴等處供老鼠吃。

文章標籤

老子阿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

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

這一天的傳統民俗,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節日介紹

在民俗信俗中,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 玉皇大帝在臘月廿五會親自降臨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罰惡。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廷。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齋蘸科儀。玉皇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自午夜零時起一直到當天凌晨四時,都可以聽到不停地鞭炮聲。


祭拜儀式

 祭拜天公的儀式,相當隆重,在正廳天公爐下擺設祭壇,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迭高八仙桌為「頂桌」,桌前並系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後面另設「下桌」。「頂桌」供奉用彩色紙製成的神座(象徵天公的寶座),前面中央為香爐,爐前有扎紅紙面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台;其後排列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紅龜粿(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徵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文章標籤

老子阿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恭喜發財

今天是大年初二

是大家回娘家的日子

大年初二在中國歷史上有什麼習俗呢

 

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家時要攜帶禮物,名為「帶手」或「伴手」,而禮物必須是雙數,單數則不吉利。

1.迎婿日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大年初一為四時之始,人們以早為貴,早有所成,一切佔先。人們早起後,早鳴鞭炮,早開福門,早迎財喜神,早出門叩節拜年。過了「四始」日,人們就不再講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頭紅」的說話。

文章標籤

老子阿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恭喜發財

今天是大年初一

新的一年已經展開

大年初一在中國歷史上有什麼習俗呢

 

 

正月初一即春節,

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

春季的頭一天,

文章標籤

老子阿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恭喜發財

今天是臘月28日今年沒有30日

所以今天已經是小年夜了

小年夜在中國歷史上有什麼習俗呢

 

 

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麵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的說法,是說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的前奏。

打糕蒸饃貼花。古人以桃木為闢邪之木,後被紅紙代替。這天要貼窗花了啊。

文章標籤

老子阿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兩天就過年了相信大家不管家裡或是公司裡裡外外都大掃除整理好了

我們大掃除的意義就是要除舊布新迎接新的一年

重點是怎麼將好運接進來把財神迎回家?其實平時只要好好打掃乾淨就能吸引財神來找你

要開運就先從自己的環境由內而外做起

好的氣場吸引好的能量

想要迎接新的好運跟財運嗎?

改變習性動起手來一起迎財神

OIP (11).jpg

 

文章標籤

老子阿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與臘八節

 

臘八節,俗稱「臘八」,即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

 

臘八節來源於上古臘祭,神農氏“始作臘祭,以告上蒼”,遂形成在年終時祭祀農谷,慶祝當年已得收成,祈求來年民豐歲稔。

  

《禮記》稱“天子大蠟八”“八蠟以祀四方”,在民間逐漸固定以 臘月八日為臘祭日,俗稱臘八節,此日喝臘八粥的習俗,亦源於臘祭“合聚萬物而索饗之”所表達的終始交接、豐隆安定的思想感情。

文章標籤

老子阿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