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恭喜發財
今天是大年初一
新的一年已經展開
大年初一在中國歷史上有什麼習俗呢
正月初一即春節,
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
春季的頭一天,
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
因為這一 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
所以又稱「三朝」;
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放鞭炮
早晨,人們出門走親探友前會先放一掛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被稱為「滿堂紅」。
民間認為,「開門炮仗」放得越早越好,象徵新年萬事如意、五穀豐登。不過,現在很多城市都限制了煙花爆竹的燃放,大家如果想放爆竹一定要到指定地點哦!
拜年
拜年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通常,正月初一的拜年是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之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幼者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吃湯圓 (元寶 )
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大年初一這天,湯圓不叫「湯圓」,叫「元寶」,吃湯圓也不叫「吃湯圓」,叫「得元寶」。因為在家鄉話中,常常將「闖禍」稱為「闖了'湯圓’子」。
壓歲錢
過年給孩子一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
在中國,關於壓歲錢的來由,民間曾有一些流傳甚廣的故事,比如說古時候有一個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來禍害小孩。於是人們就點亮燈火通宵不睡,並把銅錢放在孩子枕邊以避邪,這就是「守祟」、「壓祟」,後來也稱為「守歲」、「壓歲」。
蒸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春節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
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古代神話中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友邦上貢一種能闢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
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以上資料來自網路
老子阿公祝福大家新的一年
正能量虎虎生風!好運旺旺來!
無極太上老君混元聖祖!
想好、說好、做好
修行無撇步,清靜才是真功夫!
早上起床看「清靜經」
晚上睡覺前看「太上感應篇」
老子阿公揪咱逗陣來泡一壺人生智慧的好茶
老子阿公祝大家新年快樂,平安喜樂,天天開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