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王維如此看淡煩惱的心態和心境,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人生在世,經歷事情萬千,怎能不遇到幾件煩心事呢?關鍵在於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
曾國藩曾說: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其實不管是做官,還是為人,都應該耐得住煩。
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耐煩。
耐煩,遇事冷靜一點
面對不如意的事,要有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的鎮定。乾大事的人,要耐得煩,要冷靜下來,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碰上難事急事,自己先把困難放到無限大,靜不下心來思考,只會越來越亂,越來越煩。
遇事要先沈心靜氣,不焦灼,不急躁,更不能像熱鍋上的螞蟻,要耐得住煩,沈得住氣。只有保持清醒的思考,才能想到應對之策,解決眼前的麻煩。
曾國藩是一個穩中求進的人,這也與他的性格有關。曾國藩天資並不聰穎,能到達「重臣」的高度,完全靠他踏實的性格,和做事一步一個腳印的態度。
也正是這種穩扎穩打的性格,才能讓他在危急關頭還能保持冷靜。
清朝動蕩,皇權不穩,常會出現權利更替的情況。咸豐去世後,皇權真正掌握在肅順手中。
恰逢曾國藩被人舉薦升任,本想寫信給肅順道謝。但關鍵時刻再三思考,他認為肅順為人固執己
見,恐怕不能長久,便沒有繼續寫這封信了。
果然不久之後,肅順被抄家,曾國藩也因為和肅順沒有任何往來,從而得到重用。
在順境中耐煩,是一種淡然;在逆境中耐煩,是一種境界。
曾國藩在圍剿捻軍時,有一次被捻軍包圍。當時率領的湘軍人數遠遠少於捻軍。值此危急時刻,
沒有慌亂採取措施,而是曾國藩積極聽取幕僚的建議。
面對包圍,沒有絲毫畏懼,按兵不動,以此讓捻軍心生疑惑,最終捻軍退兵,自己絕處逢生。
在煩事面前靜心,以達到修心的效果。人只有經歷過事情之後,才能得到成長。耐得住煩,才能
成大事。
耐煩,對人包容一點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與人交往,包容代表了一個人的肚量,也代表了一顆心的容量。能包容別人之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者。
世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大家想法不同,性格不同,有寬厚重情之人,就有薄情寡義之人;
有能言善辯之人,就有噤若寒蟬之人。
在你煩惱憂愁的時候,真正的朋友會安慰你,陪你解悶,絕不給你增添新的煩惱。那些無關緊要
之人,又何必將他們放在心上呢?這樣一想,自然而然就不會再生氣煩惱了!
所謂耐煩,即是能容天下可容之事。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包容足夠化解一切的不快。
早年間,曾國藩也是一個脾氣很暴的,後來他慢慢意識到多一個朋友比多一個敵人更重要,因此
他決定要容人。
在為人處世中,能夠容人之短,與人為善,才是正確的選擇。尖酸刻薄只會令別人孤立自己,惹
禍上身。只有「恕」才能化解禍端,回歸和平。
曾國藩的三弟曾國荃性情暴躁,絲毫沒有曾國藩身上的寬厚特徵。這也導致他在朝堂之中得罪了
一些權貴。其中彭玉麟就三次請求過曾國藩斬殺其弟曾國荃,可見曾國荃做人有多失敗了。
曾國藩很清楚三弟的為人,也建議他改改自己的暴脾氣。給曾國荃的家信中寫道:「仰鼻息於傀
儡羶腥之輩,又豈吾心之所樂」。
意思就是告訴曾國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學會耐煩,懂得包容,只有這樣才能立足於世,立
足於人!
人這一生,遇到的不如意之事,不如意之人太多太多了,用「耐煩」二字皆可化解。這看似簡單
的兩個字,卻大有學問。它蘊含著一個人的修養、氣度,還有智慧!
唯有耐得千事煩,方能收得一身清!
老子阿公祝福大家
好運旺旺來!
無極太上老君混元聖祖!
想好、說好、做好
修行無撇步,清靜才是真功夫!
早上起床看「清靜經」
晚上睡覺前看「太上感應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