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有言:“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對世界的認識,需要達到一種極靜的狀態,不僅是環境靜謐,更需要內心安寧。
誠然如是,心若繁雜,智慧被蒙蔽,就看不清事實的真相,沉默,體現做人做事的態度,是蓄力、是反思、是智慧。
一、沉默,是蓄力
《易經》中說:“潛龍勿用。”
事物未達強盛,就要懂得藏鋒守拙,成功,永遠屬於有準備的人。
戰國七雄中,秦國是最後一個崛起的諸侯,但卻是實力最強大的,在當時的地理版圖中,它位於最西邊,與異族接壤,特殊的環境,使它極少參與其他大國的征戰,也被他們忽視了存在。
這使得它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發展自己,當其他諸侯國為“聯親”、“爭霸”搞得不得安穩時,它卻在大張旗鼓地搞變革。
秦孝公在位時期,任用左庶士衛鞅實行變法,發展農業,獎勵生產,開闢阡陌,建立縣制,統一度量衡,僅僅十幾年工夫,就變得國富民強,有了叫板其他諸侯的資本,而其他興起早的諸侯,經過連年征戰,難以保持最初的活力。
《道德經》曰:“虛而不屈,動而欲出。”
沉默是蓄力,看似中空,但蘊含著無窮的力量,楚莊王繼位前三年,不理朝政,醉於享樂,被手下人質疑。
他不去理會,以一隻大鳥自喻:“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經過多年的暗中觀察,他知道了誰是可用之才,開始臨朝,改革政令,帶兵討齊,終於稱霸天下。
鬼谷子說:“大器晚成,必有徵兆。”
成大器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沉默中發力,盲目開始不能走遠,一顆浮躁的心,不能把控住局面,若想言必信、行必果,就要靜待時機成熟,切不可急於求成。
過早地暴露自己,只能與成功背道而馳。
二、沉默,是反思
諸葛亮《誡子書》中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只有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淡泊名利,才能思想澄明,篤行致遠,真理,往往存於無人問津處。
王陽明一生致力於做聖賢,但在初入職場時並不順利,受到打擊和排擠,他運用所學的知識試圖解開謎團,但沒有成效。
明武帝朱厚照在位期間,宦官劉瑾權傾朝野,許多忠臣遭其毒手,王陽明也沒有躲過,被壓大牢,1507年,他被貶至貴州龍場,這裡地處偏僻,環境惡劣。
王陽明每天以靜坐的方式讓自己安靜下來,把以前所學的聖學一一審讀,終於頓悟了著名的陽明心學,他把心學理論運用到打仗上,奪得勝利;運用到管理中,取得人心,於是,一個全新的王陽明出現了。
《道德經》:“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思想歸於寧靜的狀態,才能發現宇宙、社會、人生的奧妙。
1756年,44歲的盧梭遠離城市,開始了隱居生活,在安靜中尋找生命的本真,六年中,他寫出了許多著名的作品,涉及眾多領域。
《菜根譚》中說:“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覺妄窮而真獨露。”
靜默時,思想最接近本真,未經審視的人生,永遠不能走向成熟,沉默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直面人生,直擊痛處。
三、沉默,是智慧
《論語》有言:“三思而後行。”
春秋時,魯國正卿季文子在做每件事情之前,都會思考三次才行動,冷靜,是處理事情的妙方,而三國時的楊修,就像曹操肚子裡的蛔蟲,唯恐不能吐之為快。
曹操在門上寫一個活字,楊修看見了,馬上派人把門改小,說主公嫌這個門太闊了,曹操寫下“一盒酥”,楊修叫僕人們一人吃一口,因為三個字拆解開是“一人一口酥”,楊修口無遮攔的聰明,讓曹操心生不快。
在平定漢中的戰役中,一次將士問曹操晚間的口令,他正在考慮進與退的決策,就隨口說了句“雞肋”。
楊修聽到後,自作主張地讓將士們收拾行裝準備撤軍,被曹操質問後,他說:“雞肋,食之則無所得,棄之則無可惜,公歸計決矣。”
曹操終於忍無可忍,以擾亂軍心之名斬殺了他。
喋喋不休讓人生厭,保持沉默才是智者行為。
孔子曾這樣評價衛國大夫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
甯武子因為三緘其口,不讓對方抓到把柄,才得以保全自己,他不是明哲保身,而是大智若愚,表面上裝的什麼都不懂,其實是麻痹敵人,伺機脫身。
面對不利的環境,暫時的沉默勝過口若懸河的雄辯。
《菜根譚》裡說:“伏久者,飛必高;開發者,謝獨早。”
成功屬於厚積薄發,過早展露頭角,必定會很快結束,穩重是根本,靜定是主宰,守住根本和主宰,才能行穩致遠,過於呱噪的人生,是水中月、鏡中花,雖然有暫時的輝煌,但是卻不能守得長久。
適時沉默的人,是蓄力、是反思、是智慧,終將會獲得成功,把日子過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老子阿公祝福大家
好運旺旺來!
無極太上老君混元聖祖!
想好、說好、做好
修行無撇步,清靜才是真功夫!
早上起床看「清靜經」
晚上睡覺前看「太上感應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