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隻獅子,受到了一隻小老鼠的挑釁,可是任憑老鼠怎麼激怒獅子,對方還是不為所動。

別的動物紛紛詢問獅子:「你不是百獸之王嗎?怕它做什麼?」

獅子回答:「如果我對它發怒,就會背負和老鼠計較的罵名,而這只老鼠卻會獲得挑戰百獸之王的殊榮。」

強者,懂得示弱;弱者,才喜歡逞強。

images - 2022-10-03T231434.457.jpg

示弱,是一種智慧

王陽明不止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足智多謀的軍事將領。他在《陳言邊務疏》中闡述了自己的不用兵計較: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或捐棄牛馬而偽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詐潰而埋伏,或潛軍而請和,是皆誘我以利也。

這四句話,又被稱作王陽明的「示弱四訣」,這正是王陽明兵法的精髓。

遇到過於強大的對手,硬碰硬不是下下策,聰明人要麼假裝逃跑;要麼假意示弱,暗中積蓄兵力;要麼佯裝戰敗,悄悄設伏;要麼隱藏實力,假裝講和。

這種戰術看似簡單,卻能用最低的成本,換取最大的勝利。無論是面對凶殘的寧王,才是無惡不作的悍匪,示弱都是王陽明的絕招。

王陽明說:「信而從之,則墮其計矣」。

當年的寧王誤認為王陽明很弱,結果被王陽明一把火葬送了整個軍隊;悍匪們認為王陽明很弱,結果半夜王陽明就率軍偷營,匪軍傷亡慘重。

誰笑到最後,誰就笑的最好。一時的狼狽,是為了最終的勝利。

我們身邊那些稍微受到冒犯就會發怒的人,也總是被怒火控制,最終一事無成。

被怒火填滿的大腦終將無法思考,因此,聰明人總能憑借示弱的智慧縱橫捭闔。

images - 2022-10-13T113519.410.jpg

示弱,是一種格局

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後,朝中不乏奸臣嫉妒他的功勞。宦官們更是妄圖佔功,慫恿乖戾貪玩的武宗放回寧王,御駕親征。

武宗生性荒唐,竟然真的因為無法親自抓住寧王而憤怒,責令王陽明放了寧王。

武宗不懂事,王陽明卻是明白人,他心裡清楚,放走寧王就是放虎歸山,日後必成大患。

王陽明若是個直來直去的諍臣,必定會大發雷霆,不顧自己的身份地位,當場和皇帝較勁。

這可不是聖賢會做的事情。

王陽明先是把自己的功勞送給了太監張勇,後來又藏在寺廟中掩人耳目。那張勇得到了好處,自然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斡旋,王陽明因此逃過一劫。

成大事者,當以大局為重,拿得起,放得下。

王陽明雖然捨棄了自己的功名,卻換得江山的安寧,這才是聖人該有的大格局。

當年老子被士成綺侮辱為「老鼠」之後,也只是淡然一笑,說道:「我如果有獲得大道的實質,你罵我是豬、狗、老鼠又有什麼關係,我還是我。」

有大格局的人眼中是更加廣闊的天地,根本不會為了一個俗人斤斤計較。

 

示弱,是一種修養

我們所熟知的民族英雄戚繼光,也有著自己的軟肋,那就是他的夫人。

有一天,戚繼光受夠了別人說他懼內竟然借著酒力,集結了軍隊殺氣騰騰的回到家中嚇唬妻子,意圖「重振夫綱」。

結果他看到妻子王氏的一瞬間,頓時怒氣全消,心中還升起了三分柔情,只見他將自己的寶劍交到妻子手中,恭敬地說到:「請夫人閱兵。」

此時的戚繼光雖然輸在了氣勢上,卻贏在了情場上。他的謙讓和柔情也換得了王氏的真愛。

王氏不僅捨生忘死的在戰場上幫助丈夫,在生活中也是無微不至。她知道戚繼光很愛吃魚,就將那些美味的魚肉都留給丈夫,自己只吃魚頭。

保持強盛的氣勢,並不是人際交往的唯一原則,學會適當的示弱,才能增加你的人格魅力。

真正的強者,早已學會在交往的過程中將自我隱去。採取更加溫和的方式解決問題。

正如心學大師王陽明所說的:「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在親人和朋友之間,為了爭一時長短而相互傷害是愚蠢的,有時候讓自己弱一點,退一步,對方心裡其實也明白,這種退讓是出於愛。

一個在外懦弱如綿羊,回家憤怒如餓狼的人,終究是不會有出息的。

弱者易怒如虎,強者平靜如水。



  

  

老子阿公祝福大家新的一年

好運旺旺來!

無極太上老君混元聖祖!

想好、說好、做好

修行無撇步,清靜才是真功夫!

早上起床看「清靜經

晚上睡覺前看「太上感應篇

老子阿公揪咱逗陣來泡一壺人生智慧的好茶

老子阿公祝大家新年快樂平安喜樂天天開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子阿公 的頭像
    老子阿公

    老子阿公揪咱逗陣來喝茶

    老子阿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