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自重者然後人重,人輕者便是自輕。」

意思是說,懂得自尊自愛才會被人看重。

一個人最高級的自尊自愛,不是取悅世界,而是懂得真正接納自己。

下載 (51).jpg 

接受失敗,接納失意的自己

「橫逆困窮,能受其煅煉者,則身心交益;不受其煅煉者,則身心交損。」

意思是說,挫折困境最能鍛鍊人,經得住磨煉,身心會變強健;受不住磨煉,身心便會損傷。

經不經得住考驗,最重要的是心態好壞。

執著一時失利,往往一蹶不振;允許自己失敗,才會越挫越勇。

就如一句話所說:世上沒有不帶傷的人,真正治癒自己的只有自己。

生活不就是這樣,有時拼盡全力,結果依然不盡人意。

但努力過了,就不後悔;拼搏過了,也不遺憾。

哪怕失敗,也沒什麼大不了。最怕的是,不允許自己失敗。

這個不允許,就像戴上了枷鎖,讓人變得畏手畏腳,結果反而更糟。

有句古語說得好:看得圓滿,無缺陷之世界;放得寬平,無險側之人情。

贏得起,輸得起,才是成熟的人生,才是強大的自己。

人這一生,只有學會接納失意,才能真正開始成長。

images (19).jpg

 

停止苛求,接納平凡的自己

《菜根譚》中講:「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

意思是說,大地渾濁生物才多,水太清澈反而沒魚,因此聰明人應當有容納污垢的氣量。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如果要求自己事事完美,只能讓自己越活越累。

愛國詩人屈原和漁夫有一段名對話:當時被流放的屈原,失魂落魄地走在江邊。

漁夫認出了他,就問他:「意氣風發的三閭大夫怎麼成這樣了?」

屈原答,「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因此至此。」

漁夫就說,「真正的聖人,不會固執地要求自己多完美,而是能適應世事變化。

既然大家都喝醉了,你為什麼不一起醉呢?為什麼一定要求自己像美玉般無暇呢?」

對自己苛求太多,往往是自尋煩惱。

有個小故事:一位偉大的雕刻家,得知自己即將死亡。

他很害怕,後來想到一個方法,他為自己雕了11個雕像。

當死神來到時,他屏住呼吸,和雕像一樣,一動不動。

死神非常迷惑,12個一樣的人,他該帶走哪個呢?

死神分辨不出來,只好向上帝求助,上帝教他一個暗號。

再次來到雕刻家這裡後,死神說:「先生,一切都很完美,但只有一件作品有個小瑕疵!」

雕刻家一聽,忘我得喊了一聲:「什麼瑕疵啊?」

死神神秘一笑說:「我抓到你了,這就是你的瑕疵——你太苛求自己了,連天堂都沒有完美的東

西,更何況人間!」

許多時候,我們的痛苦就源自於心求圓滿,不甘平凡。

生活已經很疲憊,就不要總給自己加壓,強求自己成為這樣的人,成為那樣的人……太多的苛求,總有一天會拖垮自己。

做人無須追求最好,更不用事事苛求,凡事遵循本心,盡力而為就好。

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實自在的人生。

看淡人言,活出真實的自己

王陽明在《答友人》信中說:「若夫聞譽而喜,聞毀而戚,則將惶惶於外,其何以為君子?

意思是說,被人贊揚就高興,被人誹謗就傷心,總是患得患失,又怎能成為真正的君子呢?

人啊,無論別人怎麼對待,不管人言怎樣議論,都忠於自己才最明智。

有個小故事:遠古時期,有一位混沌之神,它的頭是個圓形,沒有耳目口鼻。

其他神靈常常議論紛紛,有說它樣子醜陋的,有說五官多重要的。

他們一致說,每個人都有七竅,耳目口鼻管聽、管看、管食。

他們勸說混沌,也給自己鑿七個孔竅。

混沌禁不住你一言他一語,於是決定給自己鑿通五官。

它一天通一竅,七竅全通以後,混沌之神元氣發散,竟然枯竭而死。

故事雖然荒唐,但道理卻令人深思。

人要是總照著別人的議論,來改造自己,到頭來只會失去自我,抹殺本心。

日子的酸甜苦辣,命運的個中滋味,別人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學會看輕人言,忠於自己,雖不是最好的人生,但肯定是適合自己的人生。

與其花太多心思在旁人身上,不如靜下心來聽聽內心的聲音。

正如一句名言所說,高貴的靈魂,對自己懷有敬畏之心。

越是聰明人,越是懂得活出真實的自己。

「天牢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上天困住我的身體,我內心依然自在;

上天讓我遭遇厄運,我就想法渡過難關。上天還能怎麼樣呢?

生來平凡,有平凡的美;失意受挫,亦能甘之如飴。

擁有這種豁達與自愛,才是人生最大的圓滿。

不論境遇如何,始終從容接納;不論人情反復,我只守本心一顆。

一生不長,且行且珍惜,接納繁華與寂寥,也接納平凡與真實,才是人生最浪漫的事!


老子阿公祝福大家

好運旺旺來!

無極太上老君混元聖祖!

想好、說好、做好

修行無撇步,清靜才是真功夫!

早上起床看「清靜經

晚上睡覺前看「太上感應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子阿公 的頭像
    老子阿公

    老子阿公揪咱逗陣來喝茶

    老子阿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