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受福佑

待人和善,聚人心

《道德經·第八章》中說:「與善仁,言善信。

與人交往仁慈和善,出言交談真誠友善,就會讓彼此的心越走越近。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夫叫孟禮,他為人善良,待人寬厚。

府上有一門客叫馮源,長相甚是醜陋,且性格孤僻怪異,其他人都避而遠之。

唯有孟禮每次見到他,都極為尊敬有禮,出言問候,即使馮源不太回話,他也沒有絲毫不悅的神色。

在眾人非議馮源時,他也總是出言相勸說:「他本性如此,非有惡意。」

後來,孟禮遭人誣告,罷官回鄉,門客紛紛投靠他處,唯有馮源始終不離不棄,護佑左右。

《管子》中有言:「善人者,人亦善之。

你不刻意的善良,不經意的友好,不帶目的的真誠,不求回報的付出,都會被感知接收。

從而加重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分量,最終贏得人心,得到他人的真誠善意。

9kiQbXMDns (1).jpg

心懷善念,得天助

《道德經·第七十九章》中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禍福轉換,生老病死,上天總是公正無私,對待眾生皆是一視同仁。

但是對於那些心地善良,心懷善念的人卻要格外寬厚,庇佑一些。

古時候,在海邊住著一個年輕人,經常跟隨漁船一起出海捕魚。

但是回家後,他總是把那些未長大的小魚,和大肚子的母魚偷偷放生,為此母親時常責備他。

一天,剛回到家,船隊便傳來消息,要去深水處捕獲大魚。

這時,年輕人看到一條待產的母魚,心生憐憫,便沒有登船,去了海邊放生。

後來,突遇狂風,船上之人均葬身大海,而年輕人卻幸免於難。

人心好善,福雖未至,禍已遠矣。

天意往往難以揣摩,但是道法卻從不缺席。

或許你的善心不被他人理解;或許你的善良難以有所回應。

請相信它只是以另一種形式存著,轉化為另一種能量,變成了你最好的護身符,成為了你行走世間最堅強的鎧甲。

c82f9db3a310390c32e21a4a69c11ce9.jpg

善良,是給自己留的後路

《道德經·第八章》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最好的善良,就如同水一樣,滋潤萬物卻不計得失,滋養生靈而無所分別。

把自己和自然萬物融為一體,故而能夠流經山川湖泊,最終匯入大海,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開拓了自己的道路。

聽過一則寓意很深的故事:

從前,有一位將領帶領部隊進入了一片叢林。

只是每走不遠,就能發現人的骨骸。

部下來報後,將領讓他們好好安葬,並用木頭雕刻成碑,以示悼念。

就這樣,部隊越走越深,裡面霧氣迷漫,樹木林立,又正值暴雨天氣,一片暗沈,很快就迷失了方向。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飢寒交迫之時,有人想起了此前立的碑文,於是沿著來時的方向很快就走了出去。

事事難料,將領無心的善舉,最終卻拯救了他們。為別人立下的碑牌,最後卻成為了給自己留下的後路。

正如一位作家曾說:「你對別人的好和善意,最後成全的都會是你自己。」

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善良的種子。

以待己之心待人,不多想,不猜疑,不糾結,始終保持善良,時刻忠於本心,讓良知得以顯現,讓自性發揮光亮。

萬物本為一體,意識一直都在流通,善意也是如此,就像空氣一樣,從自己這裡流出,最終也會回歸到這裡。所以說,

和善待人,收穫人心,困境時他人也會相助;

善待萬物,積累善報,危難時上天自會庇佑;

善言雖微,但能溫暖人心;善行雖小,卻能利於萬物;善念雖不得見,但擁有強大的能量,決定著人生的道路和方向。


老子阿公祝福大家

好運旺旺來!

無極太上老君混元聖祖!

想好、說好、做好

修行無撇步,清靜才是真功夫!

早上起床看「清靜經

晚上睡覺前看「太上感應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子阿公 的頭像
    老子阿公

    老子阿公揪咱逗陣來喝茶

    老子阿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