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六章》有言:「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曉按照常理做事的人,叫做明事理的人,而不按照常理行事的人,就會胡作非為,這必然會給自己和他
人帶來惡性的後果。
明事理的人,能包容一切而不妄自尊大,做事能坦然公正,公正處事才能使事情辦的周全周到。
而明事理的人都具備人生的這三把鑰匙:自省、自律、自愛。
自省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夠善於瞭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善於瞭解自己的人很高明。
而瞭解自己,又能及時改正自己錯誤的人,才是真正的聖人。
一天,孟子忽然走進屋中,而後臉帶怒意的轉身出去了。並且對母親說:「要休掉自己的妻子。
孟母詢問其緣由,聽後孟母說:「這件事過錯在你。」
孟子回到自己屋中後,思考著母親的話,反省自己錯在哪裡。
忽然他幡然醒悟,和妻子來到母親面前,當著母親的面鄭重地給妻子道歉,夫妻二人又和好如初。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孟子闖進屋中看到妻子兩腿叉開而坐,(古人唯一的正規坐姿,雙膝著地跪在腳踝
上,否則別人就會認為你無禮嘲笑你)。
而《禮經》上說:「進內室的時候,眼必須往下看,防止自己不小心看到別人的過錯。」
孟子忽然闖入內室看到妻子的無禮,而自己卻是無禮在先,所以孟母說是他的過錯。
有這樣一句話:「人性至惡是善談人過;人性至愚惡聞己過。」
人性的陰暗面是喜歡談論別人的過錯,人性最愚蠢的一面是討厭聽到自己的過錯。
而像孟子這樣的聖人則是能聽進自己的過錯,且反思自己的錯誤,並改正它。
生活中,常有些人固執己見,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錯的都是別人,總是喜歡從他人的身上找錯誤,而從
不自省,不檢點自己。
遇到錯誤,首先想到的就是推卸責任,而不是解決問題,會延誤改正錯誤的最佳時機。
事後,也不會自我檢討,這樣的人終會在未來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
人生在世,要適時地回頭看看來時的自己,從自己的身上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才能得到提升,從而成
就更好的自己。
自律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有言:「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能戰勝別人的人,不過是更有能力,而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屈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
他小時候有一段時間,經常放學後不回家,家人問他,他總是神秘地笑著說:「我肯定是沒有去做壞事
的。」
可家裡人還是不放心他,一天,她姐姐悄悄地提前趕到學堂,看到其他學生都三五結伴地跑去玩耍了,遲
遲沒看到自己的弟弟。
當同學都走完了,她才看到屈原一個人走了出來。
她在後面悄悄地跟上,她看到屈原走進了一個山洞里,找了塊青石坐了下來,隨後掏出一卷竹簡,低聲吟
誦起來。
作為個小孩子,誰不喜歡和同伴玩耍,而屈原卻能戰勝自己貪玩的慾望,獨自認真苦讀,終成為一代大
家。
不難發現,古往今來,那些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是能戰勝自己內心慾望的人。
《荀子·正名》中有言:「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
人的慾望雖然不能去掉,但我們可以對它加以節制。
東漢時期,南陽郡有個太守,叫羊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特別喜歡吃生魚。
羊續有個好朋友叫焦檢,一直沒有得到重用,想賄賂羊續謀個好職位,特意把當地特產的鯉魚送到羊續府上。
他擔心羊續不收,便笑著說:「您平時把我當兄弟,這條魚是我對兄長的一點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焦檢這麼說,羊續覺得不收下倒是見外了。
可他並沒有吃,而是將鯉魚一直掛在屋外。
幾個月後,焦檢又帶了一條魚來看羊續,在看到一直掛在屋外的鯉魚乾時,搖頭嘆氣帶著活魚走了。
羊續雖然很喜歡吃魚,但他只吃自己買的魚,別人送的魚哪怕曬成了乾,他也不去碰。
做人,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慾望,不然別人一投其所好,就會乖乖走入慾望的陷阱。
阻礙我們人生前進的慾望太多,少年時該學習,卻被貪玩的慾望阻撓;工作時該認真,卻被懶惰的慾望遏
制。
那些能在人群中鶴立雞群的人,都是懂得自律的人。
人生唯有懂得自律,懂得控制自己的慾望,方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逢山開道,奮勇前進。
自愛
《道德經第七十二章》有言:「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聖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自以為是;懂得愛護自己的名聲,不顯耀權勢。
聲譽,雖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就像空氣一樣,無時無刻圍繞在我們周圍,壞的名譽會使人遺臭萬年,而
好的名譽足以讓人流芳千古。
齊白石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國畫大師,也是世界一流的畫家。1937年,70歲的齊白石在北平專業藝術學校做
教授。
當他看到北平已經被侵略者統治的時候,立即辭職了,在家閉門不出。哪怕冬日天氣寒冷,也不願接受偽
政府的施捨。
一日,幾個軍官想買他的畫,他直接在門口張貼告示:畫不賣與官家,唯恐不詳。為避免與其糾纏,甚至
寫上:白石已死。
齊白石老先生不畏強權,高風亮節的品格一直被後世人所稱道。
俗話說:「要人敬者,必先自敬。」
深以為然,自己不愛惜自己的名聲,肆意地敗壞,他人又怎麼可能會尊敬你呢?
人這一生沒有什麼會跟自己一輩子,唯有名譽,會伴隨一生,一旦損壞,將半輩子被人詬病。
好比小偷,偷了一次被人發現,再丟東西,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做人要懂得自愛,方能愛護他人,而後再獲得別人的愛戴。
這世間懂得自愛的人,都如齊白石先生一樣,有著傲雪寒梅般的高尚品質,一世花開自在,百年流傳芬
芳。
《道德經第十二章》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五彩繽紛會使人眼瞎,靡靡之音會使人耳聾,五味雜陳會使人麻木,縱情狩獵會使人發狂,珍貴的寶物會
使人犯法。
人越是投入外在的漩渦里,越會使自己流連忘返,而對自我產生疏離感,心靈上也會日益空虛,所以我們
要時刻自省、自律、自愛。
時常自省,方能完善自身的缺點;
懂得自律,才能逃離慾望的溝壑;
自尊自愛,才會收穫他人的尊重與信賴。
常持唸十字真言
(無極太上老君混元聖祖)
與真善美完整無缺中的最古老恆久的混沌無極界中的元始點(無極子)(母體的我)建立頻率磁場的能量接收系統(歸根復命)本ㄧ(天心)的發射接收站
善良受福佑 有求必應
圓中圓、圓外圓、圓非圓、始謂圓
老子阿公祝福大家新的一年
正能量虎虎生風!好運旺旺來!
無極太上老君混元聖祖!
想好、說好、做好
修行無撇步,清靜才是真功夫!
早上起床看「清靜經」
晚上睡覺前看「太上感應篇」
宗法老子圓和世界
老子阿公揪咱逗陣來泡一壺人生智慧的好茶
老子阿公祝大家心想事成,平安喜樂,天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