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在於美,不在於多。」

漢朝名將李廣曾被敵人稱為「飛將軍」,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其實是一個少言的人,說話還有些口吃。

司馬遷為他立傳,並高度稱贊他,說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古人眼裡,少說話是一種教養。

images - 2022-10-13T113519.410.jpg

《周易》說:「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只有少說,多做事,才會避免禍從口出。

曾國藩一生在「戒多言」就十分用心,他不僅經常批評自己「每日言語之失,真是鬼蜮情狀!

也經常反問自己「言多諧謔,又不出自心中之誠」,這種言語習慣、個性缺點,「何時能拔此根株」?

「戒多言」也是他的家訓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內容,尤其是對他的兩個兒子和幾個弟弟反復灌輸、強調這一點。

古訓說:「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

少言亦少禍,禍從口出,少言是一個人的修養,更是一種智慧,少言多聽,於外人來說是一種謙卑和低調。

對自己來說,亦是內心的安靜和豐富。

《論語》中這樣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東晉時黃門侍郎王子猷,攜兄弟三人拜訪謝安,與謝安交談時子猷和子重話非常多,而子敬則只是寒暄幾句。

三人走後,謝安家中的一位客人問謝安,這三兄弟哪一個更好呢?謝安認為,年齡最小的子敬為賢者,因為他在交談中話很少,這正是賢明之人應該具備的素質。

而另兩兄弟則屬於急躁之人,因為他們不僅話特別多,而且態度上也比較毛躁,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禮。

話多時,無意間就會暴露缺點,還會因自己一時的喜怒,說出的話有所不妥。

與人交談時,不要太過於表現自己,多傾聽對方的話,恰當的沈默,體現的是一種涵養,這是一個過度展示自己的喧囂世界,少言行事,才是真正的人間清醒。

財不露白,窮時獨善其身,富時兼濟天下。

富不露相,無名時能發奮,發達時可謙卑。

言不露形,言多時必傷神,言少時可修心。

 


老子阿公祝福大家

好運旺旺來!

無極太上老君混元聖祖!

想好、說好、做好

修行無撇步,清靜才是真功夫!

早上起床看「清靜經

晚上睡覺前看「太上感應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子阿公 的頭像
    老子阿公

    老子阿公揪咱逗陣來喝茶

    老子阿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